站内搜索

姜宏 葛云彬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
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 发布日期:2019-01-07  点击:

 

专家述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8年34卷21期

 

 

葛云彬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*

孙书龙1,姜宏1△,吴黎明2(1.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,江苏苏州210029;2.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,江苏南京210023)

【关键词】 腰腿痛; 雪上一支蒿; 治疗; 经验总结

腰腿痛疾病为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,多为椎间盘组织退变与内外力作用下后纵韧带破裂、髓核组织突出,刺激压迫神经根,神经根充血、水肿,周围炎症介质集聚,出现以腰痛、坐骨神经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。古代文献并无确切记载,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结为“踝厥”“痹证”“腿股风”“腰痛连膝”等范畴。据国内外文献不完全统计,腰腿痛多见于青壮年,且女性少发,多有扭伤、创伤或受凉劳累病史,其发病率可达90%[1],因此对腰腿痛进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。自古以来,医家治疗多从扶正祛邪、调气血畅经络等多因素综合论治,各有侧重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腰者,肾之腑,转摇不能,肾将惫矣。”详细描写了本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。《素问·刺腰痛篇》中云:“肉里之脉令人腰痛,不可以咳,咳筋缩急。”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咳嗽、腹压增加,腰腿痛症状加重的情形。清代程国彭在《医学心悟》中也写到“腰痛拘急,牵引腿足,脉浮弦者,风也”,对腰腿痛典型症状进行了生动刻画,并予以“独活汤”主之。各代医学专家所写著作汗牛充栋,对腰腿痛的治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现将葛云彬专家治疗腰腿痛独特学术经验总结如下,以飨读者。

1 病因病机

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篇》云:“腰者肾之府,转摇不能,肾将惫矣”,肾气亏虚,髓海不足,筋骨懈惰,脊柱受力失调,则发生腰背痛,故腰为病位所在,现代医学可见于脊柱退行性疾病、腰肌劳损、腰椎管狭窄症、腰椎滑脱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。其中医病因、病理机制十分复杂,历代医者百家争鸣、众说纷纭,有云外感六淫而发病,有云素体亏虚、病久入脏,认识不一。明代王肯堂在《证治准绳·腰痛》中提出“腰痛有风、有湿、有寒、有热、有挫闪、有淤血、有滞气、有痰积,皆标也。肾虚,其本也”。唐容川《血证论》云:“血能积之,亦能化为痰水”。《诸病源候论·腰脚疼痛候》云:“肾气不足,受风邪之所为也。劳伤则肾虚,虚则受于风冷,风冷与真气交争,腰脚痛。”以上种种说明风寒湿邪外袭、经脉痹阻、肝肾亏虚、气血不足是其主要病因。葛云彬专家结合临床,注重辨证施治,认为腰腿痛的发生不外乎虚、实、内、外四端,病理因素多为瘀、湿、痰三者,总的病机为阴阳气血失调,不通则痛,不荣则痛[2-3]。风、寒、湿三气夹杂而至,或创伤跌仆,痰湿瘀痹阻经脉,气血不畅,不通则痛;久病劳累伤正,气血不能濡养经脉,不荣则痛。针对腰腿痛患者,“痰”“湿”“瘀”3种病理因素共荣共源,痰瘀随气机升降流通,积聚于腰府;湿为阴邪,其性重着黏滞,其性趋下,易伤阳气,易袭阴位,故易留滞于腰及下肢,痹阻经络,相互搏结,阻滞气机,妨碍气血运行,最终因虚致实、因实致虚,多成为虚虚实实夹杂之证。故葛云彬专家临证确立了扶正祛邪、标本兼治为本病根本大法,补其虚、化其瘀、祛其湿为治疗原则。现代相关医学研究表明,腰腿痛的产生,是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,神经根受到外在的机械压迫,局部缺血缺氧水肿,微血管循环障碍,炎症介质堆积、疼痛因子刺激而致[4]

2 三期辨证

本病临床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,而葛云彬专家认为,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血瘀和经脉痹阻。血瘀者多有创伤、跌仆或慢性劳损病史,可表现为局部刺痛、痛处拒按、固定不移、夜间痛甚,离经之血淤积体内,久不能除,气滞不畅,血脉凝滞则致疼痛。经脉痹阻者可出现明显下肢麻木不适伴放射痛,筋脉拘急,转侧仰俯不能,其中较为常见的为寒湿和湿热。寒为阴邪,主收引凝滞;湿邪重浊黏滞,易于耗伤气机,损伤阳气;热邪升散,耗气伤津。《内经》云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风、寒、湿等外邪常常夹杂而至,乘虚侵入,经脉痹阻,局部气血运行不畅,肌肉筋脉拘急,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。临证之时,葛云彬专家尤重辨明外感内伤、标本虚实,根据疾病特点,将其分为三型进行辨证论治。

2.1 气滞血瘀型 急性腰部损伤一般多有创伤或扭伤史,早期以邪实为主,跌仆闪挫、负重等,复感外邪,邪气客于经脉,致气血不畅、腰失濡养,临床表现为腰部刺痛,痛有定处,疼痛拒按,俯仰转侧不能,或向下肢窜痛,时轻时重,甚者可见下肢麻木、胀痛、起身困难,屈伸行走不便,舌暗红隐紫,苔薄,脉弦细。葛云彬专家临证常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之。其中桃仁、红花、当归相伍活血化瘀,威灵仙、羌活、地龙相伍行气通络止痛,狗脊、杜仲相伍补肝肾,强筋骨。若患者刺痛较甚者,可酌加香附、地鳖虫、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。

2.2 风湿痹阻型 患者久居寒湿之地或长期受寒湿侵袭,久坐、久站、憋气闪挫等,气机闭阻、风湿凝滞于腰部经络,腰部疼痛如折,不能翻身,双下肢沉重酸楚,屈伸不利,舌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紧。葛云彬专家临证常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之。其中桂枝、麻黄、防风相伍辛温发散、祛风散寒;威灵仙、广地龙通行全身十二正经而活血止痛;生白术、知母、附子相伍温阳祛湿,阴阳并调。若患者疼痛较重者,可酌加制川草乌、全蝎、蜈蚣等搜剔通络。

2.3 肾精亏虚型 患者先天禀赋不足,年老体弱,致肝肾不足,肾精亏损或腰腿痛久治不愈,背偻弯曲,腰痛以酸软隐痛不适为主,常伴有腰膝乏力,过劳则甚,休息则减,头晕耳鸣,舌淡苔少,脉沉细。葛云彬专家临证常使用右归丸加减治之。其中附子、肉桂、鹿角胶相伍温阳散寒,补火助元;熟地、山药、山萸肉等填精益髓、补阴助阳;杜仲、狗脊、枸杞子等补肝肾,强筋骨,阴阳并补。若年老以脊柱退行性病变为主,肝肾亏虚则易致肾髓不足、筋骨懈惰而出现腰痛,多以此法治疗获效。

3 用药特色

3.1 善用峻毒之品——雪上一支蒿 葛云彬专家医术精湛,学贯中西,临证数十载,尤其对于峻毒之品——雪上一支蒿的使用具有丰富的经验,并依据中医理论和西医药理学研究成果创立了一支蒿方,应用于临床,屡获奇效。雪上一支蒿是著名的有毒中草药,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短柄乌头的块根[5],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和乌头次碱,为云南道地药材,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、骨质增生、跌打损伤等引起的关节疼痛等。目前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记载其用法为研磨或调酒内服,每次量不超过0.02 g,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几乎相近。因此,虽按照上述用法而出现药物中毒或肝肾损伤者屡见不鲜[6-8]

葛云彬专家善用雪上一支蒿,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若疼痛屡治不效,酌加适量一支蒿,往往效如桴鼓。葛云彬专家对于此药应用的灵感来源于张仲景的乌头汤,其认为乌头汤中乌头毒性较剧、用量偏大却能够做成吸收快、奏效速的汤剂,其关键在于煎煮的时间和蜂蜜的使用。蜂蜜味甘性缓,虽为汤剂,实乃缓缓吸收之意;此外高温长时间煎煮可以大大减少乌头的毒性,破坏其有效成分。在此基础上,葛云彬专家发现雪上一支蒿类似于乌头,其不良反应多为乌头碱所致,若通过一定条件的煎煮后其毒性可大大降低,而能够充分发挥药效。其具体方法为:雪上一支蒿3~8 g、蜂蜜6勺(约60 mL)、清水600 mL(以没过药物为准),三者混合加热煎煮1 h后,再加其他药物和水浓煎至150 mL左右,分2次温服。虽一支蒿煎煮剂量较大,但不良反应较小,临床应用安全有效。尽管如此,葛云彬专家临床应用还强调需要向患者交代清楚,且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禀赋、居住环境及时间季节等多方面因素,能够做到三因制宜、心中有数。

3.2 重视脾肾,统筹治疗 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云:“脾者土也,治中央”,“中央为土,病在脾,俞在脊”,以此为据,葛云彬专家尤重从脾胃的角度及一切影响脾胃的因素治疗[9-10]。一方面,现代人脑力劳动增加,久坐伤肉,思虑伤脾,脾治中央失调;另一方面,脾胃主四肢,为后天之本。腰腿痛患者往往病程较长,服药周期较久,而活血化瘀及虫类等药物易败坏脾胃之气,故用药之初,不忘固护胃气,则脾脏得运、筋脉得濡、疼痛自消,同时也起到未病先防、已病防治、标本兼治的作用。在此基础上,葛云彬专家临证在治疗腰腿痛患者中多喜用、重用白术益气强脾健土,尤利腰府之气,腰府之气利,则气通于膀胱。膀胱气通则开,所感受的水湿之邪尽从膀胱外泄,故白术可通过利气以达到利水的目的。此外,葛云彬专家认为肾虚为本,虚邪贼风为标,“久病多虚”,因此,葛云彬专家在腰腿痛三期辨证中多加用牛膝、杜仲、狗脊之品予以补肝肾、强腰府,肾精充盛、正气得旺则可驱邪外出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3.3 重视活血及虫类药使用 葛云彬专家临证在腰痛的治疗中喜用、善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。葛云彬专家认为,急性发作期可选用小剂量的活血药,养血和血,温通血脉;当病情缓解后,可加重活血化瘀药物的剂量及作用;腰痛日久,反复发作者,可以活血化瘀为主配合搜风通络的药物。中医经典认为“血不利则为水”,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腿痛主要是由于髓核组织压迫,神经根充血水肿,局部炎性反应剧烈而致[11-12]

“久病多瘀”,当归、红花相配,可以补血化瘀,活血而不伤血。新伤所致的瘀肿疼痛,可以适当地加用大黄以通腑逐瘀,引瘀血下行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,活血化瘀药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,改善微循环,消除神经性水肿和肌肉痉挛,起到止痛的效果[13]。此外,不管是哪种证型腰痛疾病迁延,久治不愈,久痛必入络,气血不和,痰湿能凝滞经络,痛必难除,所谓“草木不能建功,故必借虫蚁入络搜剔络内久踞之邪”,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,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,多喜动,其特性多为辛平或甘温,可祛邪搜络、祛痰除瘀。故葛云彬专家对于腰腿痛久治不愈、疼痛较剧者,擅用土鳖虫、全蝎、乌梢蛇等虫药以化痰祛瘀、通经活络,疗效甚佳。

4 典型病例

患者,男,56岁。腰痛牵及右下肢1年余,加重2周。既往有扭伤史。患者1年前扭伤后出现腰腿痛,予以卧床休息,口服镇痛药物后病情缓解。近2周患者自觉腰痛加重,活动后尤甚,不能行走。查体:腰椎生理弧度变直,活动明显受限,强迫体位,L4~S1棘突及棘旁压痛、叩击痛(+),右下肢放射痛(+),梨状肌局部压痛(+),直腿抬高试验左 70°(-),右 30°(+),右下肢拇背伸肌力较对侧弱,皮肤感觉及腱反射轻度减弱,病理征未引出,马鞍区轻度麻木,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(JOA)评分10分。查腰椎CT提示椎管狭窄,L4∕L5椎间盘向右侧突出(巨大型),硬膜囊明显受压。四诊摘要:患者腰腿痛明显,伴有下肢重滞麻木胀痛,舌暗红,苔薄白,脉浮弦紧。西医诊断:腰椎间盘突出症(破裂型),中医诊断:腰痛(风寒湿痹型)。患者及家属因经济问题要求接受中医药保守治疗,遂嘱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;予以葛云彬专家经验方雪上一支蒿方口服以达祛风散寒除痹,除湿通络止痛之效。方药组成:雪上一支蒿5 g(先煎)、桂枝 10 g、白芍 15 g、知母 15 g、生白术 45 g、附子10 g、防风 10 g、麻黄 5 g、地龙 12 g、威灵仙 20 g、蜈蚣 1条、全蝎3 g。14剂,与蜂蜜水同煎(具体煎法同上),每天1剂,分2次服用。患者服用上方2周后复诊,腰腿痛较前明显好转,能够站立和短时间下地行走,偶觉腰部轻度乏力酸胀,舌暗红,苔薄白,脉濡细。查体示:L4~S1棘突及棘旁压痛、叩击痛(±),右下肢放射痛(-),直腿抬高试验左 70°(-),右 60°(±),右下肢拇背伸肌力及腱反射基本正常,皮肤感觉仍较弱,大小便正常,JOA评分18分。自述服用过程中未出现口麻、眩晕、心慌等不适。患者邪去之六七,虚实夹杂,本虚标实,上方去麻黄、蜈蚣、全蝎峻猛之剂,加用川断、杜仲、熟地、枸杞子、鹿角霜以固腰府、强筋骨、生精益髓,继续服用2周。2周后复诊患者腰腿痛基本消失,能够正常下地行走,查体基本正常,生活质量明显提高,JOA评分26分。患者为固定治疗,要求继续中药固定治疗,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减调服善后,具体方药:独活10 g,桑寄生、杜仲、怀牛膝、细辛、茯苓、肉桂、川芎、党参、甘草、当归、干地黄各9 g,鹿角霜30 g,生白术45 g,山药30 g。半年后电话随访,患者参加工作,腰腿痛未发作。

5 小 结

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、饮食不节、起居不调、防病不力、遇病拖延等情况时有发生,导致前来就诊时,往往腰腿痛病情已趋复杂、严重,给诊断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,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。腰腿痛患者一般病程较长,外感腰痛经久不愈,可转为内伤腰痛,由实转虚,或者内伤腰痛复感外邪,虚实夹杂,故在活血化瘀之时不忘补肾,以壮先天之府,补肾之余不忘活血,以通利经脉。葛云彬专家认为临床治疗中需要做到活血与补血相济、活血而不伤血,补中有散、散中有收、补泻相济,标本同治,攻补兼施。腰腿痛的诊治,临证变化万千,时常有变,医者切忌先入为主,草率用药,不可偏执于一方一药,即使短期疗效确切,仍不能尽愈诸证,只有具备整体观念,知常达变,辨证论治,灵活加减,才能发挥中医药的巨大威力。

参考文献

[1] DESAI MJ,NAVA A,RIGOARD P,et al.Optimal medical,rehabilitation and behavioral management in the setting of 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[J].Neurochirurgie,2015,61Supple:S66-76.

[2] 周国庆,方针,陈煜民,等.姚新苗以筋为主为先治疗慢性腰腿痛经验[J].中华中医药杂志,2017,32(3):1104-1107.

[3] 廖庆辉,赖祥林.全国名老中医赖祥林治疗腰腿痛临床经验[J].中西医结合研究,2017,9(1):47-48.

[4] OHTORI S,INOUE G,EGUCHI Y,et al.Tumor necrosis factor-alphaimmunoreactive cells in nucleus pulposus i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[J].Spine,2013,38:459-462.

[5] 王洪云,李智辉.雪上一支蒿品种论述[J].云南中医中药杂志,2010,31(9):78-79.

[6] 王洪云,左爱学,孙赟,饶高雄.东川雪上一支蒿的化学成分研究[J].中国中药杂志,2013,38(24):4324-4328.

[7] 严钢莉.雪上一支蒿中毒抢救成功1例[J].疑难病杂志,2008,7(1):39.

[8] 毛鹏琪,张波,刘慧莉.雪上一支蒿中毒致加速性室速1例[J].实用心电学杂志,2001,10(4):262-263.

[9] 吴黎明,俞鹏飞,刘锦涛,等.姜宏辨治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[J].江苏中医药,2017,49(11):19-22.

[10]胡斌,马巧琳.孙玉信主任医师从脾论治腰痛经验[J].河南中医,2008,28(9):33-34.

[11]PENG B,HAO J,HOU S,et al.Possible pathogenesis of painful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[J].Spine,2006,31(5):560-566.

[12]俞海明,李毅中.炎症在要椎间盘退变、突出、吸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[J].国际骨科学杂志,2006,27(4):248-250.

[13]孟德阳.活血化瘀中药药理的作用探究[J].北方药学,2017,14(12):142-143.

Summary of Ge Yunbin′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lumbocrural pain*

SUN Shulong1JIANG Hong1WU Liming21.Suzhou Affiliated Hospital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uzhouJiangsu 210029China;2.The First Clinical Colley of Nan?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Jiangsu 210023China

【Keywords】 Lumbocrural pain; Shortstalk monkshood root,pendulous monkshood root; Treatment; Experience and conclusion

【专家简介】 姜宏,主任医师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、上海中医药大学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工作者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,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青中年专家,2012江苏中医药年度新闻人物,苏州市政协委员。现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。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30年,主要侧重于脊柱、关节、创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手术治疗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,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3项、国家专利1项,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,SCI收录论文8篇。主编《腰椎间盘突出症——重吸收现象与诊疗研究》《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——MRI分析∕临床转归预测∕治疗策略》《巨大∕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病例研究》等著作。

DOI:10.3969∕j.issn.1009-5519.2018.21.001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9-5519(2018)21-3265-03

*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81473691-H2710)

作者简介:孙书龙(1981—),主治中医师,主要从事中医骨伤工作

通信作者,E-mail:honghong751@126.com

(收稿日期:2018-03-08

修回日期:2018-09-02)